總感覺對2023還有點云里霧里呢,一不小心居然就跨入2024年了。仲崇海老師也有段時間沒有碼字了,在這開年之季,總該說點啥吧。
先談談讓醫療界都云里霧里的2023年吧,總體是感慨,感慨 4個沒想到:
沒想到疫情結束后醫療連“報復性”反彈的小陽春都沒有,就診需求量就開始提前下降了,1-9月全國診療人次只有51.1億人次,而2019年的同期是63.1億人次,直接減少12億人次!
沒想到醫療界好不容易通過舍命抗疫豎起的形象,幾乎是一夜之間就塌掉了。整肅行風的醫療反腐,讓絕大部分無辜的醫護卻也要遭受莫須有的網絡口水。
沒想到農民工式的集體爬樓維權在醫療界出現了,網傳是討薪,辟謠是管理歸屬問題。但由于越來越多的醫院虧損,降薪、欠薪、討薪等情況,還是在全國多地時有出現。
沒想到居然有的民營醫院也不想多收患者了,因為資金吃緊,有的地方醫保結算率顯著降低、結算周期延遲數月,有些醫院實在招架不住,寧愿不收患者了,因為收得越多,虧得越多。
沒想到歸沒想到,每天的太陽還是照常升起。2023年也總算熬過去了,2024年各家醫院還得迎頭而上,但走勢會如何?該反思什么?該準備什么?
昨天偶然看到幾句話,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企業家在近期說的,細細品味,感覺也可作為對醫療界的點撥。
這位企業家的名字,大家都很熟悉,就是敢于直言的曹德旺先生。
前段時間,新京報旗下媒體就2024年展望采訪了他。就中國經濟他談了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,其中有這6句話(以下加粗的部分),仲崇海老師認為直戳醫療困境現狀的痛點。
記住,中國是中國人的中國,解決問題只能靠自己。其實,醫療,也是醫療人的醫療,解決問題只能靠自己。例如廣泛存在的醫院虧損,也都是各家醫院在忙著找“降本開源提質增效”的出路。
現在社會負債總量是我們GDP的幾倍,要把社會負債的總量有效減少,那不是5年能夠解決的,要做好這個思想準備。一只蝴蝶在太平洋上扇動翅膀,可能引發美洲大陸發生颶風,這種蝴蝶效應是存在的。社會負債超量的影響是綜合的,5年內難以解決同樣也適用于醫療。
不要怨天怨地,應該承認造成今天這個局面,我們所有人摻合了這個事情,都有責任。目前醫療界最困難的是縣、鄉級醫院,但造成這個困難局面的,難道局中相關機構沒責任嗎?例如:大三甲強勢擴張導致縣級被虹吸、縣級醫院盲目擴張導致成本驟增不堪負重、鄉鎮醫院不注重人才與技術導致漸漸失去患者信任、醫保的越權監管導致醫生技術躺平、分級診療形同虛設導致多方不滿,等等等等。如若細數,誰能說是無辜?
不要自己騙自己,說明天會更好,后天會更好,明年會更好。大家如果有興趣,可以檢索到2022年仲崇海老師就曾經預測“最壞的日子,也許還沒有到來”,現在依然堅持這個觀點。對于大部分醫院來說,可以把“明年會更好”僅看成是祝福語,但必須要有面對骨感現實的準備。
“死”是不會死,但是會難受一點,原來吃得好,現在吃得不好一點。這方面,一、二線城市的三甲醫院不會有什么感受,但二級規模的公立和民營醫院的醫護們感受應該很強烈,吃不飽、吃不好的日子還得要持續數年,如果本就營養不良,是時候該做些準備了。
積極勇敢地面對現實,我們還應團結起來,面對困難、渡過難關。醫療界的現實的確是廣泛困難,但醫療界團結了嗎?起碼仲崇海老師看到的是公立與民營團結還不夠,2023年多地更是出現三甲醫院明目張膽挖二級甚至一級醫院的患者墻角。如果是5-10年的行業困境持續,再不團結,最終誰敢保證能獨善其身?
春節后的2024年,將正式進入甲辰年。甲為天干之首,下一個甲年還需再等10年。甲五行屬木,除了第一,還有堅韌而委曲求全之意。
在這樣的甲辰年,建議醫療界的各方各面牢記老子的這句勸:多聞數窮,不若守于中。少一些私雜之念、少一些盲目的折騰,多一些虛靜中的思考、多一些務實的改進,則醫療行業的困難,或許才更容易漸漸消退。
本文作者 | 仲崇海:醫界名家大講堂特聘專家、醫院品牌管理實戰專家、醫院運營管理咨詢師、醫療行業發展研究員、科室運營助理制系統設計與實操導師、《健康界》、《華夏醫界網》等醫療媒體專欄作者。作為中國醫院內部營銷第一人、醫院品牌精準戰略第一人,率先將4P、4C、4V、5-GAP 模型等國際服務營銷理論與工具應用到中國的醫療事業,為全國各地三級、二級等不同規模的百余家醫院提供了戰略咨詢、品牌推廣技能培訓、科室運營落地輔導等多種形式的服務。